在停止福利分房 10余年后的今天,一些部委、央企甚至高校,通过各种或明或暗的政策通道,进行带有福利性质的分房和建房;一些地方城市“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的低价房,也被质疑为向特定人群输送利益。福利房与商品房之间巨大的价差,正成为一种强力的刺激和驱动,将已被房改政策封存多年的福利分房冲动,重新唤起。
据房地产业内人士披露:“某地2005至2009年政府公布的商品房住宅建设用地计划供给指标为7130公顷,但实际上真正可以对外公开销售的商品房住宅只占全部土地供应量的28.3% ,其余的则是享受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的用地,由特定单位使用,不对外销售。在住建部的检查中,全国各地均发现了大量专门向特定人群供给的、利用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的‘官邸’。”如此 ,被推向市场的少量土地,承担的是地方政府寄望的“土地财政”功能。那么,这些市场化的土地价格除了被疯狂推高之外再无其他悬念。高地价导致高房价,最终为福利房买单的,是只能到商品房市场上解决住房问题的普通民众。可以说,这些群体从福利房中获得的隐性福利,是以间接地损害社会的共同利益为代价的。甚至可以说,低价的福利房,也是推高商品房价格的原因之一。
另外,福利房还可能被计入保障房的年度任务中。这就形成了另一种利益输送:本该用于城市低收入阶层的保障房,被以各种名目先保障了特定群体,这实质上是对低收入阶层的一种利益挤压。2010年6月,海口市一个6000多套限价房项目沦为公务员保障房项目,仅面向公务员销售,房价约为每平方米3000多元,远远低于周边的25000元。类似事件在全国多地不时被媒体曝光,只不过数字不同、地域不同而已。这种打政策擦边球的行为,在各地大多是以“团购”的名义进行的。但无论出于何种名号,其实质都是:以权力之便,分享城市公共住房保障资源,挤压其他保障房需求群体。
房价高已是一个无需争辩的事实。同样,个别群体凭借悄然启动的福利房,拉开与普通民众距离,也是一个正在发生的事实。普通民众只能通过市场解决住房问题,而有些群体却可以灵活解读政策令福利房通过各色渠道重启。如此一来,我们又怎能期待政策制定者真切地感受市场和民生的冷暖呢?